首页汽车知识 正文

进口重卡为什么在国内打不开市场_未来中国的LNG市场是怎样的呢。在重卡方面的运用能有新的突破吗。请业内人士回答为盼。

2023-11-06 10:22:14 72 0条评论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进口重卡为什么在国内打不开市场_未来中国的LNG市场是怎样的呢。在重卡方面的运用能有新的突破吗。请业内人士回答为盼。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进口重卡为什么在国内打不开市场_未来中国的LNG市场是怎样的呢。在重卡方面的运用能有新的突破吗。请业内人士回答为盼。

文章目录列表:

1.进口重卡为何受亲睐 看高端物流企业如何用车麻烦告诉我
2.未来中国的LNG市场是怎样的呢。在重卡方面的运用能有新的突破吗。请业内人士回答为盼。
3.国外最畅销的车型之一皮卡,为何在国内卖不动呢?

进口重卡为何受亲睐 看高端物流企业如何用车麻烦告诉我

采用高端进口车型, 尽管价格昂贵,但是在充分考虑公路运输效益的情况下,不少物流企业会选择高端牵引车,具有较高的运输效率,能够缩短运输时间。大马力、高效率的高端车型在中国的物流企业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

沃尔沃、曼、斯堪尼亚等高端车型也更懂得迎合中国物流企业的胃口。高端物流牵引车能保证较高的平均车速和较稳定的行驶状态。而有些中低端车型在复杂路面上无法保证正常行驶,为保证全程运输时间不变,只有在高速路面追回山区损失的时间,这样就导致了一些安全隐患。

安全可靠配置丰富,高速高效率的同时,保证安全。高端车型,一般安全配置都比较全面,普遍搭载ABS系统,EBS电子制动系统,碟式制动、器缓速器装置等电子安全系统,这些安全配置为车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较高的舒适性,保证长时间驾驶下的舒适性。车辆普遍配置巡航系统、和自动变速器,这样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驾驶员工作疲劳强度,提高了安全系数。

同时很多物流企业也乐于采用高端进口车型,一方面其对货物运输效率要求严格,另外这样有助于提升企业在行业中的整体形象,同时还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目前,沃尔沃、曼、斯堪尼亚等国外重卡企业不仅在产品技术上要优于国内大多数重卡产品,而且在物流运输的发展历程上,也比国内重卡企业有经验。从这些跨国重卡企业对物流运输的投入来看,“为中国物流行业提供先进解决方案”是他们参与竞争的主要利器。

由油耗、保养和维修费用、轮胎磨损、驾驶员工资等组成的运营成本将决定总成本。作为物流企业,如果车辆出勤率高,收入也就相应高。高端车型高标准的环保、安全性以及车的寿命、舒适性、服务支持等,都意味着运营成本的降低。

虽然高端车型在价格上有点儿让人吃不消,但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仍有着不错的性价比。

作为客户,车辆的包牌单价、百公里油耗、千公里收入与成本、投资回收期等内容才是衡量车辆价值的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国内高端进口物流运输对高端车的青睐,进口商用车市场销售竞争上也是非常的激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挂车也从传统单一挂车向多类型发车广泛发展,例如高速冷链运输,危化品运输、这些对效率安全要求比较高的物流运输,对挂车性能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挂车多样性专一性发展有助于满住不同运输要求。

新技术在挂车上的普遍应用,例如ABS防抱死系统,气囊悬挂、碟刹,单胎、铝合金车轮配置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运输效率和经济性。结合标载高效运输,同时甩挂运输快速发展普及,也极大程度提升车辆运行效率。

未来中国的LNG市场是怎样的呢。在重卡方面的运用能有新的突破吗。请业内人士回答为盼。

“中国长头重卡是否迎来发展的春天?”这个命题已经讨论了三年。2016年7月26日由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发布《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16)之后,中国长头重卡没有因此迎来突破性发展,其市场占用率不到1%,在各大高速公路上很少见到长头重卡的身影。GB1589-2016明确规定:汽车列车的铰接列车(平头牵引车加半挂车)长度限值为17.1米,长头铰接列车长度限值为18.1米。对于长头重卡而言,增加1米长度限值是“机遇”还是“鸡肋”?长头重卡比平头重卡有哪些优势和劣势?长头重卡应该应用在哪些场景?从TCO考虑长头重卡是否有优势?这四个问题直接决定了中国长头重卡的未来发展。笔者曾经去美国调研过美国长途长头重卡,参与过中国长头重卡的技术讨论,在此详细对以上四个问题进行解析。

第一,长度增加1米是“机遇”还是“鸡肋”?

美国重卡以长头车为主,其市场占比高达95%以上,美国的标准只要求半挂车货厢的长度最大限值为14.13米,对整车长度限值没有要求,这就意味着美国长头重卡驾驶室可以做得更长。在美国八级(整车总重36吨)货车的长头6x4牵引车长度为9米左右,相比中国6x4平头重卡6.9米足足长了2米多,正是这2米的增加才有了更加宽敞的驾驶室休息舱。笔者查询了目前中国上市销售的长头重卡车型长度和轴距,以某企业的A款和B款同平台开发的平头和长头重卡作为对比。

由此可见,为了保证长头重卡比平头重卡只增加1米的法规要求,长头重卡的轴距普遍为3900、4150、4450、4500mm,比同平台的平头重卡增加0.6米到1.2米。但是前部发动机舱的长度已经超过了1米,实在没有额外长度来增加卧铺的宽度和空间。如果卧铺宽度和空间没有增加,则很多客户认为舒适性没有显著提升,与美国长头重卡的驾驶室休息舱舒适程度相差甚远。

笔者曾经调研过某个客户,对方的总结是:“中国长头重卡是为了长头而长头!”笔者反思,当时在制定GB1589-2016时,这1米的长度增加仅仅是给了一个发动机舱长度,仅仅是提升了碰撞安全性能,没有充分考虑提升长头重卡的舒适性。因此笔者认为:对于长头重卡而言,增加1米长度限值仅仅是个鸡肋,不是“机遇”,没有解决中国长头重卡发展的根本问题。

第二,长头重卡比平头重卡有哪些技术优势和劣势?

首先是碰撞安全性能,长头重卡由于前部有发动机舱作为碰撞吸能区,其碰撞安全性能要远高于平头重卡。但是目前中国商用车驾驶室碰撞法规也在不断提升,目前已经和欧洲最严格的ECE-R29-03版法规保持一致,随着平头驾驶室前悬置断裂吸能、驾驶室后移技术大量应用,长头重卡的碰撞安全性能优势在减弱。商用车碰撞安全发展趋势是主动安全,随着AEBS(自动紧急刹车系统)大量应用,则长头重卡的碰撞安全优势将越来越小。因此,某些使用平头驾驶室平台化开发而成的长头重卡,只凭借碰撞安全性能这一点优势无法支撑其长远发展。

其次是降油耗,长头重卡整车风阻系数小则油耗会降低。由于长头重卡前方是发动机舱,车辆整体呈子弹头型,其风阻系数能降低到0.5以下,同比平头重卡保持在0.55左右。速度和风阻的关系是平方比关系,即50km/h和80km/h?的风阻不是5比8的关系,而是25比64的关系,其空气阻力增加1倍多。因此长头重卡是否节油关键要看平均行驶速度,笔者做过测试,长头重卡只有大于80km/h时才能发挥出最大优势,若小于50km/h则没有差异。

最后是舒适性,由于长头重卡的驾驶室在前轴和后轴之间,没有在发动机正上方,从噪音和热辐射两方面相对平头重卡都有优势。另外,驾驶室在变速箱的正上方,手动变速箱的换挡机构设计更加简捷高效。美国长头重卡由于轴距已经超过了5米,则驾驶室后部的休息舱长度超过2米,能够布置1.2米的双层卧铺、冰箱、洗手台、厨房和卫生间等等。中国全新开发的长头重卡由于受总长度限制,卧铺仅仅增加了0.2—0.3米宽度,无法设置厨房、冰箱、洗手台、卫生间等配置。

另外长头车相对平头车也有很多劣势,长度增加以后转弯半径会有所增加,整车重量也会适当增加,城市工况下驾驶员视野还会降低,前部盲区所有增加,因此长头重卡不适合跑城际运输。

第三,长头重卡应该应用在哪些场景?

由于美国的物流时效性要求非常高,从东海岸到西海岸4000公里要求在48小时达到,在高速公路上其行驶速度通常在90—100km/h,因此将长头重卡低风阻的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由于驾驶室内部有厨房和卫生间等设施,司机无需因吃饭和上厕所停车,通常是平均4小时交替驾驶才停车一次。笔者做过计算,重卡司机进入高速公路服务区上厕所平均消耗时间为10分钟,相当于行驶了10—15km。若每两个小时进出一次服务区则全天消耗时间为2个小时,少行驶120公里以上。笔者认为长头重卡未来最适合的使用场景为高速长途干线物流。

另外,由于长头驾驶室没有在发动机的正向方,相对可以降低整车高度,对于轿运车而言尤为关键。目前匹配平顶驾驶室的平头重卡高度普遍在3米左右,若正上方再放置一辆轿车则整车高度超过了4.5米;而匹配平顶驾驶室的长头重卡则可以控制在2.8米,若匹配小尺寸轮胎则可降低到2.65米,驾驶室正上方可以放一辆小轿车,整车高度控制在4.3米之内。在GB1589-2016发布之后,国家彻底取缔了超长超宽轿运车,取而代之的是22米的中置轴轿运车(装8辆轿车,装9辆则1辆在驾驶室正上方非常危险)和17.1米的半挂式轿运车(装6辆轿车),如果使用长头牵引车则可以多装1辆轿车(6+1,总共装7辆轿车)。虽然22米的中置轴轿运车是未来的主流,但是其价格昂贵只有大型物流公司才会购买,很多散户依然会选择长头牵引车匹配半挂式轿运车。笔者调研过很多轿运车司机,他们一致反馈习惯开半挂式轿运车,因为在转弯、倒车、下大坡等工况下都要比中置轴轿运车更方便和安全,另外返程没有合适的货源则会在当地配散货,半挂车能够装载更重的货物,并且装卸货物比中置轴方便。

笔者发现目前长头牵引车使用较多的领域是港口集装箱运输车辆,最常见的是老款的一汽解放长头车,发动机功率300马力以下,每天行驶不超过500km。其原因是价格低廉,比同等配置的平头重卡牵引车能低2万元左右。因为这款车型已经生产销售二十年以上,其模具分摊早已完毕。

第四,从TCO考虑长头重卡是否有优势?

笔者认为中国的商用车车型选择应该是市场为导向,更重要的是TCO为导向。笔者将目前国内销售的长头重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一汽解放长头车为代表的老款长头重卡,虽然价格低廉但是舒适性差,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不做评价;第二类是以平头重卡驾驶室平台化开发的长头重卡,由于不需要设计开发全新驾驶室,其模具和焊装线没有投入(占一款车型开发费用的60%以上),整车成本略微增加,只要平均行驶速度能够达到80km/h,其油耗会比平头驾驶室降低2%左右,若每年行驶20万公里则能够省将近1万元左右的油费,在TCO方面占有一定优势;第三类为全新开发的长头重卡,其设计开发、驾驶室模具和焊装生产线总投入高达5亿元以上。据悉,某厂家最新推出的一款长头重卡最高端车型售价已经超过50万元,比同配置平头重卡贵了将近10万元,从TCO角度而言增加了首次购车成本,因此缺乏竞争优势。

回到本文最开始的那个命题“中国长头重卡是否迎来发展的春天?”笔者认为,在中国长头重卡很难有突破性发展,其最关键因素依然是法规。GB1589-2016对长头重卡仅增加了1米的长度限值,不足以支撑长头重卡的发展。很多企业对长头重卡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场景还没有吃透,没有将长头重卡低油耗的优势发挥出来。全新开发的长头重卡投入巨大,不具备完全市场优势。未来长头重卡如何破局,笔者建议在《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下一轮修改时,将长头车的长度限值增加到2—2.5米,为驾驶室设计带来更大的休息舱,使其应用在长途干线物流场景中,大幅提升舒适性和运输效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国外最畅销的车型之一皮卡,为何在国内卖不动呢?

市场潜力巨大 明年将青睐LNG重卡 高价格让用户犹豫不前,各重卡企业进入天然气重卡领域的脚步却越走越急。早在2005年和2006年,陕西重汽和华菱汽车就把天然气重卡推向市场。2008年4月,中国重汽在“亲人”服务大会上要求服务商做好为天然气重卡服务的准备,这透露了其发展天然气重卡的打算。

在2009年中国重汽的商务大会上,天然气车型再次受到关注,中国重汽集团总经理蔡东表示:“天然气重卡是重汽明年的发展重点。公司已经与新疆广汇进行了沟通,对方有采购天然气重卡的计划。”

至此,东风商用车、中国重汽、福田欧曼、上汽依维柯红岩、陕西重汽、华菱等多家主流重卡企业都已经有天然气重卡产品。坐拥丰富天然气资源的新疆,自然成为各方眼中发展LNG重卡的首选之地。

一直致力于培育LNG重卡市场的新疆广汇集团也雄心勃勃:“我们的目标是在未来3~5年内,在全疆拟建设满足主要公路运输线路的加气站网络。”新疆广汇液化天然气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树刚说。

● 潜力巨大,容量难料

众企业纷纷加入新疆LNG重卡市场,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

“LNG重卡还处在发展初期,随着加气站的逐步铺开而发展。新疆广汇的加气站主要建在东疆、北疆,特别是东三县(富蕴、奇台和阿勒泰),而南疆地区的加气站较少。”新疆伊鑫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陈鹫表示:“正因为处于上市初期,LNG重卡价格偏高,比柴油车贵8~10万元,用户难以接受。不过今年新疆的工程特别多,包括国家投资修建铁路以及开发了很多新矿产,在带动柴油车销量的同时,对LNG重卡的发展也是利好。但是,现在还很难估计未来LNG重卡的需求量有多大。需要注意的是,经销商应该去引导用户的需求,帮助他们进行核算。有些用户买车不核算整个使用周期的成本,只重视单纯的购车成本。有的用户只知道LNG重卡贵了8~10万元,但不知道为什么会贵。”

新疆华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分公司的贾新生也持有相同看法:“现在还不好判断新疆LNG重卡的市场容量有多大。”

相比于经销商的谨慎,作为LNG供应商的新疆广汇则充满信心。

“我们的LNG重卡项目在今年3月才起步,通过对大型运输企业进行宣传、推广,现在已经发展到了300多辆。除了安全、环保之外,LNG的最大优势是经济性好。和柴油相比,LNG可以减少40%的燃料成本,这就意味着可以降低15%的运输成本,这个吸引力很大。”张树刚谈道。

据了解,目前新疆广汇从各重卡企业或者经销商处直接购买LNG重卡,再销售给用户。对此,张树刚表示:“LNG重卡市场刚刚起步,处于过渡期,车型、价格先由广汇去与用户沟通。从有初步意向到购买,用户需要时间考虑,因此广汇先把车买进来,等用户真正认可了,可以直接从经销商处购买。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把LNG市场打开,扩大LNG销售。”

对于新疆LNG重卡市场的容量,张树刚表示:“运输企业每年都有车辆更新计划,全疆每年重卡更新量不低于2万辆。另外,在新疆,很多重卡从事煤炭、矿石运输,使用环境恶劣,缩短了车辆更新周期。我们目前谈的很多用户都是这个情况,他们明年有更新计划,LNG重卡可以借机列入他们的考虑范围。在了解LNG重卡的好处后,我想这些用户今后会逐渐偏向LNG重卡。”

作为国内重要的天然气发动机制造企业,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新疆是一个资源性市场,丰富的矿产资源开采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南疆的道路改善、铁路扩建、西气东输的副线、哈萨克斯坦天然气管道铺设到新疆等工程项目都需要重卡,特别是4大煤化工基地的施工(包含配套设施),将极大拉动重卡市场的需求,由此带来的重卡需求约在2500~3000辆左右,目前对天然气重卡的需求约在1000辆。明后年随着加气网络的普及,LNG重卡将会吸引更多用户。”

此外,记者获悉,相比于普通燃气车辆,LNG车辆具有续驶里程长的优势。“每罐LNG可供车辆行驶400~500公里,而每6罐普通燃气可供车辆行驶约230~270公里,可见LNG大大提升了车辆的续驶里程。”上柴方面相关人士表示。

● 多品牌竞争有利于降低价格

虽然LNG重卡具有成本上的优势,但在短时间内尚不足以挤占柴油重卡的份额。

由于进入时间早,在目前新疆LNG重卡市场上,陕汽的优势较为明显。“陕汽LNG重卡是大马力段的,以前最大达280马力,现在是380马力。大马力车型符合新疆市场的特点。”陈鹫告诉记者。

“除了发动机马力外,还要考虑车辆配置以及适应性等多方面因素。至于哪个品牌今后最受欢迎,这就要看用户的认可程度了。”贾新生表示。

“在这个市场,陕汽比较有优势,它推出LNG重卡的时间早,与我们合作的也比较早,实践证明陕汽的天然气重卡还是不错的,用户比较欢迎。同时,我们与东风商用车签订了购车协议,中国重汽也提供了几辆样车。此外,由于用户的购车倾向不同,我们也在与一汽解放、华菱汽车进行沟通。我们想在全国联系更多的LNG重卡生产企业,它们各有所长,可以优势互补。另一方面,这也可以形成相对的竞争局面,有利于车辆的推广,特别是降低价格、提高用户的接受程度。”新疆广汇相关人士表示。

● 加气和售后服务是当务之急

“要实现LNG重卡上量,加气站和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至关重要。”陈鹫介绍道:“我做了很多年的销售,不少用户咨询过LNG重卡,但最终都没有形成购买,因为这种车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加气困难。我刚从东、北、南疆出差回来,曾看到排队加气的车辆队伍长达2~3公里。”

目前,新疆广汇正在着手解决加气难的问题。“新疆广汇已经建立了30多家LNG加气站,主要是在阿勒泰通往乌鲁木齐沿线,五彩湾通往乌鲁木齐、玛纳斯、石河子沿线,乌鲁木齐当地的一些运输线路,以及一些主要矿区(如铁矿石基地、煤炭基地等)集中的地区。除此之外,天然气供应干线还在不断拓深。由于LNG可以转化成CNG(压缩天然气),在我们的建站过程中,有些加气站可以合并建站(即L-CNG加气站),这主要是满足城市里出租车、公交车的加气需求。LNG加气站则主要用于大型货物运输车以及城际间客车的加气需求。”张树刚告诉记者。

除了加气难,LNG重卡的售后服务问题也亟待解决。

“LNG重卡与柴油重卡的构造不同,气体发动机要装配供气系统、车载气瓶。另外,发动机厂家和整车厂的后续服务还有待加强。虽然现在重卡企业在全国各地都有维修网点,但是真正具备LNG重卡维修能力的还不多,所以出现问题还需要总部进行处理。当然,目前的服务网络正在建设中,包括整车厂、发动机厂、供气方等共同成立的联合售后服务体系。在新疆,先期的服务网络以乌鲁木齐为重点,然后在LNG重卡主要行驶线路上建设维修站、配置相关人员。”张树刚介绍道。

上柴方面也表示,上柴和所有的配套重卡企业都实施了服务授权,车辆销售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同时,上柴在新疆常年驻有办事机构,负责该区域的服务保障,并配有工程师在当地举行不定期的技术培训来提升区域服务维修能力。

刚刚看到有网友问这个问题,就好像突然点到我的某个穴位了,忍不住想要回答他。其实我对皮卡也是蛮感兴趣的,强壮的车身、充足的动力,引擎的咆哮声几乎不加一点修饰的被释放出来,很man很man。可是这么爷们儿的车,在美国几乎是英雄般的存在,为啥在中国就不大受欢迎呢!?

首先,当然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差异。皮卡在美国很受老百姓的喜爱,好像美国人民对皮卡有一种很特别的感情,可能就是所说的情怀吧。在美国的乡村,皮卡差不多是一家一辆的存在,即使是在城镇里,皮卡的身影也随处可见。皮卡给美国人带来的最大便利当然是既能拉人又能拉货,美国人的性格又比较豪放,而皮卡又能给他们自由没有拘束的驾驶体验,就这样一拍即合,并没有什么违和感。而中国人讲究舒适性,讲究燃油的经济性,这玩意儿天生就不是为舒适性和经济性服务的,所以在中国并不受欢迎也是情理之中。

当然,除了文化差异,生活环境的不同也是造成了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美国的乡村地广人稀,一家一栋小房子还带挺老大的院子,虽然皮卡的身材比较魁梧,但是在美国的乡村似乎并不受拘束。而中国就不一样啦,中国人口密度大,人太多太拥挤,不用说乡镇了,就是普通的农村也是一家挨着一家,整这么老大个玩意儿停哪,不用说停哪了,乡村里的路并不宽,甚至有的胡同极其狭窄,开都开不进去。当然,一般中国乡镇的消费能力也不允许人们驾驶这种昂贵的“油老虎”。

其实还有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国情政策不同。在中国是不允许这种大家伙进城的,高架桥也不让上,因为城市的交通压力实在是太大,这么大个家伙往路上一开实在是不给别人留“活路”啊。而且,根据国内的规定,现在这皮卡上路还要贴反光条,应该没有几个车主愿意在自己花好几十万买的车上贴一堆反光条吧。

总的来说,皮卡在国内卖不动的原因还是挺多的,而且这些原因都是条条扎心啊。所以,皮卡想要在国内卖得好应该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作为全球最大 汽车 市场-皮卡销量增幅理想(不存在“卖不出去”)

国内 汽车 市场已然是全球最大的 汽车 消费市场,年均产销量总能超过2000万辆; 汽车 保有量也即将成为全球第一,轿车、SUV甚至MPV阵营的表现都非常抢眼,那么皮卡的表现又如何呢?

2021年截至五月的皮卡总销量达到了23.2万辆,同比增长55%,增幅远超乘用车和其他货车;即便在芯片缺口接近20%的前提下,最近一期的销量也实现了同比3.3%的增长。不过皮卡的销量基数相比轿车和SUV还是要低了不少,究竟是什么原因没能让皮卡像在北美车市一样风靡呢?主客观因素各有一点。

客观因素-车型定义

「PICKUP-皮卡」是一种轻型货车,货车则有各种用车限制;比如15年强制报废,当然乘用车用到相当的节点也只剩下一点点的残值,所以重要的因素还是频率过高的年检。

汽车 年检的费用虽然不是多高,但每次检测都有些“虐心”;因为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总会出现工况逐渐变差的问题,不论是内燃机、变速箱、排气系统还是灯光,在工况变差之后都有可能出现无法通过年检的情况。所以高频率的年检总是要不停的修车,这就有些头疼了……重点是有些问题实际并不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年检的频率可以适当降低一些,预计也可能会有这样的变化。

回顾:近四年关于皮卡的规则有了很多调整。

到2021年开始,600余个城市将要陆续解除皮卡的限行似。

加速皮卡“转型乘用车”在一步步的进行中,而自从2019年取消双证,并规定任何机构都不能以皮卡无证运输为理由进行处罚之后,皮卡销量的增幅可以说是非常理想;皮卡的价格并不比一般乘用车型低,创造的价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推动皮卡的热销对刺激车市很有必要性。所以也才会有后期的加速限行解除,销量进一步的增长则预示了年检规律变化的可能性,只要皮卡不用频繁的年检,市场就会真正的打开。

唯一纠结的问题:皮卡是转型乘用车好,还是保留货车定义缩减检测频率好呢?

只要年检频率相同的话,也许大部分没有真正使用过皮卡和货车的 汽车 爱好者,都期望皮卡能成为乘用车(载客车);因为七座以下的乘用车可以在节假日免费通行高速,皮卡最多是五座,转型之后自然会有优势。

但真正用过皮卡的话,也许还是希望皮卡保留货车的定义;因为双轴货车的通行费按照质量计算,费用实际是远低于乘用车的。为了几个必然拥堵的节假日能免费通行,提高日常用车的皮卡高速通行成本,这是有些“丢西瓜捡芝麻”的哦。所以只要皮卡能以6年内免检、6/8/10年各检测一次,11-15年每年检测的标准用车,皮卡未来的市占率可能会和轿车、SUV实现三足鼎立之势。

主观因素-油耗过高

皮卡与各类货车和越野车的车身结构相同,也就是「非承载式」结构,在普通轿车和SUV的承载式车架的基础上增加一套独立底盘;这样的车身会有很高的整备质量,重车就得用大排量发动机,大排量发动机的耗油量就会很高。

综上所述,皮卡解除限行有效推动了销量的增长,如果调整年检频率的话,销量应当会迎来下一个“井喷式”的增长;但市场体量还是会远小于普通乘用车型,毕竟耗油量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但是,如果混合动力技术(PHEV/REEV)应用于皮卡,那么皮卡的用车成本会低至与目前紧凑级SUV相当,日常代步用电驱可以比紧凑级SUV下降5~10倍;此时就不用再考虑用车成本的问题了,剩下的车身尺寸大(不便于停车)等等理由会瞬间不成立,因为这都是为不选择高油耗皮卡而安慰自己的理由……一旦皮卡实现了混动化,综合年检频率的调整,预计2022年的皮卡只需要半年甚至一个季度就能破百万,拭目以待吧。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因为国内对于皮卡限制性很大,很多地方皮卡都不能上牌不能进市区。

皮卡真的是个好东西,这个车真的是皮实耐用的一个车型,能装能拉,动力空间表现良好;不管是家用代步还是上山下河跑工地他都没有问题,而且你可以自己拉货,东西买多了或是或是买了大件都不需要多花运费去雇车,自己就开车拉回去了,非常方便。

但是这个皮卡局限性也很大,在小县城这个车很受欢迎,但是到了大城市这个车纯属英雄无用武之地,因为限行不让进市区;现在国内一线城市,如果说不限制皮卡进市区,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线城市,皮卡想进市区就两条路:第一是改装,第二就是搁板车上拉进去再拉出来。

我个人是很喜欢皮卡车的,这个车在当年搞工地的时候简直就是个神器,能装能拉,动力贼强,底盘高通过性强还不容易坏;我们当时工地上,经理他们开的是越野车,下面办事的派的都是普桑,我们开的都是皮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