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知识 正文

为什么汽车出口没有12月数据分析_汽车出口2022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120万辆,究竟意味着什么?

2024-03-25 09:39:25 88 0条评论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为什么汽车出口没有12月数据分析_汽车出口2022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120万辆,究竟意味着什么?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汽车出口没有12月数据分析_汽车出口2022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120万辆,究竟意味着什么?

文章目录列表:

1.快报|12月乘用车市场终端零售销量分析
2.汽车出口2022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120万辆,究竟意味着什么?

快报|12月乘用车市场终端零售销量分析

乘用车整体市场状况分析

12月乘用车市场终端零售同比下降5.6%

12月整体乘用车市场终端零售量为249万辆,同比下降5.6%,环比上升33.6%;2019年全年销量2165万辆,累计同比下滑3.8%。

SUV市场年末发力,同比增幅扩大

随着年末市场升温,三大细分市场环比均有三成左右的增幅;SUV市场表现优异,同比增长6.3%;轿车市场同比缺口较11月有所扩大,接近15%的跌幅,SUV市场的单月销量已直逼轿车市场;而MPV市场随着环比大幅爬升,同比降幅有所收窄,已控制在10%以内。

12月德系与日系再度发力

德系同比增速达双位数水平

12月虽各大系别销量环比都有较大增幅,但依旧仅有德系和日系同比为正增长,其他系别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德系年末销量爆发性增长,同比增速达11.3%;日系继续表现稳健,同比增长5.3%;美系跌幅虽有所收窄,但仍超15%;韩系跌幅接近20%。

TOP10厂商排行榜

12月TOP10厂商中,各厂商销量环比均有较大增幅。一汽-大众同比大增17.2%,强势锁定冠军位置;上汽大众虽已无缘冠军位置,但无碍其年末发力,与一汽-大众的销量差距缩小;吉利汽车同比上升12.5%,超越上汽通用成为季军,实属自主品牌之光;上汽通用同比下降18.0%,再次跌出前三;而长安汽车同比增幅近三成,重回榜单前10。

TOP10城市销量排名

12月TOP10城市销量同比均为负增长状态,上海市单月销量超过北京上升至首位。

重点细分市场概况分析

紧凑型轿车市场销量表现

12月紧凑型轿车销量为76.4万辆,同比下降11.0%;份额为30.7%,同比下降1.8%。

紧凑型轿车市场TOP10车型销量表现

12月紧凑型轿车中,朗逸Plus同比增长27.7%,销量近5万辆,从速腾手中夺回桂冠;速腾同比增长近五成,排在第二,细分市场冠军频频易主竞争相当激烈;轩逸经典销量同比增长18.0%,坐稳季军位置,新款换代轩逸销量迅速提升突破三万辆,表现亮眼;而卡罗拉不敌英朗在终端市场强降价的攻势,排名跌至第五位。

(可点击放大查看)

紧凑型SUV市场销量表现

12月紧凑型SUV销量为60.9万辆,同比增长9.8%;份额为24.4%,同比上升3.4%。

紧凑型SUV市场TOP10车型销量表现

12月紧凑型SUV中,冠亚军均被长城汽车包揽,哈弗H6销量同比增长11.1%稳居冠军宝座,其兄弟车型哈弗M6销量同比大增105.0%,排名再进一位;东风日产旗下奇骏和逍客销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幅;另外,CR-V销量同比小幅下降4.3%跌出前三。

新能源市场TOP10车型销量表现

12月新能源市场中,E100同比大增153.9%超越MODEL?3顺利登顶,份额较11月增长1.2%;5系?Le销量同比增长80.5%排名有所提升;而EU5销量同比近乎腰斩,排名下跌至榜单末端。

以上内容为节选

如需更多车市细分维度

以及车型的终端零售销量表现

搜索达示数据?联系我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出口2022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120万辆,究竟意味着什么?

新能源汽车出口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数据和中汽协公布数据不一的原因如下:

1、数据来源不同:海关总署和中汽协的数据来源可能不同,海关总署的数据可能是从海关进出口数据系统中获得的,而中汽协的数据可能是从汽车制造企业或者其他渠道获得的。

2、统计口径不同:海关总署和中汽协的统计口径可能不同。例如,海关总署的数据可能包括所有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数据,而中汽协的数据可能仅包括符合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车型。

3、统计周期不同:海关总署和中汽协的统计周期可能不同,例如,海关总署的数据可能是按照海关的统计周期进行统计的,而中汽协的数据可能是按照一个自然年度进行统计的。

意味着在日本技术停滞不前,德国地缘政治及人员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又稳固了一块高端的制造业重地

汽车是除了房地产以外最大的产业拉动了产业的深度非常非常深如果中国司令了汽车制造业,那人均就靠这一个产业再增加5000美元差不多什么第一名日本,第二名德国,这么牛靠出口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来中国建厂,甚至还要出卖技术合资建厂,汽车这种大件,最大的销量永远来自本地产业链。?

不能到欧美日本土建厂建产业链,一切都是浮云。意味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成功有望。

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是好事。

但是,在利益分配中,普通产业工人能从中获利多少?

大秦统一六国,老秦人就能自动过上幸福生活吗?

入观后,就能有大house和大牛排吗?

看看带领国产车崛起的比亚迪中秋给工人发的福利和给媒体人发的福利对比。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

了。

在遥远的2010年,我国的GDP超过了日本。那一年我刚大学毕业,对此不以为然。我听别人说,中

国是世界工厂,生产很多物美价廉的东西出口到国外,做外贸的时不时有人发达了。那个时候,我

听到国产家电已经杀到国外去这个事情时,还觉得不可思议,电视,冰箱,空调这些东西不是日本

很牛逼吗?国货真的能跟日本货,德国货相提并论?

成长于90年代,对这些外国的产品会有一种思想钢印,可以说是一种刻板印象,让我怀疑世界的变化。

毕业那时候,别人对国产车的评价就是质量差,设计丑,便宜,只有穷人才会去买国产车。而

我对国产车的印象是:国产车?解放牌卡车么?你说轿车?轿车有国产的?

后来去了汽车相关行业工作后,慢慢地了解到国内的汽车产业链,总体来说,就是合资车为主,实

际上就是外资品牌进入国内,在国内现地生产汽车以及相关零部件,组装成汽车在国内销售,之所

以不是完全进口,是因为关税高,而且国内市场需要的汽车是10万左右的乘用车为主,即使到了

2012年那时候,我仍然还觉得汽车跟我没什么关系,我的家庭条件可买不起汽车。?

然而随着一年一年过去,我每年都回老家,发现老家越来越堵车,那些同学很多买房子都到了

新的市区,那里的路很宽,都是新的。刚开始建新区的时候,我去那边玩我还觉得莫名其妙,这路

修那么宽干嘛?后来我的想法变成:这路还需要再宽点,车太多了。

网上很多人都在抱怨生活苦逼,各种活不下去之类的,然而现实却是,不管是我在广州,还是在老

家,甚至跑到村里去,汽车越来越普遍了。

如果生活越来越困难的话,国内汽车不应该这么普遍,

而应该是自行车普遍。看着老家满大街的合资丰田,大众,有一种爷青结的感觉。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我对国内汽车市场的第二个刻板印象就是,国内的合资车是针对国内

市场的,国产汽车应该不会出口的,没那个技术,没那个实力,至于说在出口量上能够和德国或者

日本相提并论,我以前觉得这是天方夜谭。直到今年,看到这个信息仍然觉得很梦幻。

这应该就相

当于2010年的昨日重现。

从绝对数量上,中国汽车制造能力已经可以达到日本德国的规模了,尽管这里面新能源 的比例还

不算很大,但是增长势头非常地猛。今年1到8月,汽车出口181.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34万

辆,也有18.7%了。虽然有疫情的原因在里面,但是,这个世界的变化,从来都是伴随着各种偶然的。

2010年那年,我觉得那是很普通的一年。今年也许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很普通的一年。如果要真正感

受变化,恐怕还得过几年再回头看看。这又是一次“爷青结”。

或许,未来普通产业工人能够跟着喝到的汤也没多少。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120万辆,说明这些年我国国产汽车工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始出口到世界各国,开启了中国

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新纪元;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目前出口的汽车大部分是中低档的汽车,单价比较低,出口的市场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汽车厂商有些也是外资公司和中外合资企业比如特斯拉等,但同时说明我们的增长潜力还是比较大的,以后有望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汽车产业将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一大引擎。

我觉着日本汽车产业走过的路,我们目前在走。

在过去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中国汽车产业不但成就了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也在孕育汽车制

造产业的繁荣和出口的快速增长。

今年5月份以来,国内汽车市场产销恢复迅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7 月份,中国汽车企业

出口29万辆,环比增长16.5%,同比增长67%,再创历史新高。

我国的汽车工业虽起步发展较晚,但经过多年努力,近年来成长飞快,国产自主品牌车也正在摆脱

低价、低质的帽子,走向高品质高性价比的发展路线。不同于燃油车主要出口到第三世界国家,中

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出口到一些发达国家且初具规模。

除了比亚迪成功开拓荷兰、日本、德国和瑞士

等发达国家以外,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们也已于近年陆续出海,有了积极进展。其中,

欧洲、东南亚市场成为这批中国企业的出海首选。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

推动,特别是在一些省份和区域,以及在相关行业领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税费减免。

新能源汽车行

业在疫情后表现出较强的恢复能力,这也是近段时期出口走强的重要因素。

长期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步入高速成长阶段,当前要继续把握全球电动化供应链优质标的机会。

未来新能源汽车以及汽车出口预计将会维持良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