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知识 正文

为什么奥迪a6会成为官车_BBA最具代表性车系文化之奥迪A6

2024-05-19 09:32:01 77 0条评论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为什么奥迪a6会成为官车_BBA最具代表性车系文化之奥迪A6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奥迪a6会成为官车_BBA最具代表性车系文化之奥迪A6

文章目录列表:

1.奥迪A6L重新定义了豪华C级车标准?一试便知!
2.BBA最具代表性车系文化之奥迪A6
3.奥迪是怎么走红的 新中国官车史回顾

奥迪A6L重新定义了豪华C级车标准?一试便知!

说起奥迪A6系列车型,在国内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曾经作为政府官员行政商务用车,彼时,奥迪A6系列车型给人们感觉是高高在上的;虽然它的外观没有给人那种一看上去就很豪华、霸气的感觉,但它那时候被人们称为“官车”的身份,确实让奥迪A6系列车型成为家喻户晓的一款豪华轿车,以至于当时很多人都想赚到钱了,买一辆奥迪A6系列车型来彰显自己成就。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奥迪A6系列车型已经褪去了“官车”的光环,竞争对手的产品更新也对奥迪A6系列车型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以至于奥迪A6系列车型雄踞多年在同级别销量榜冠军的位置,产生了松动,不再是过去无人能撼的地位。所以奥迪品牌在车型更新方面花尽心思增强产品的竞争优势,即使经过换代更新,奥迪A6系列车型也始终保持在销量榜前三的位置。我们可以从下面一张数据图来看看全新奥迪A6L车型在2019年的销量表现。

从上图数据可以看出,2019年全新奥迪A6L在单月销量或者全年销量都表现不错。可能是因为之前的奥迪A6系列车型优异的市场表现,长期雄踞销量榜冠军位置,以至于奥迪A6L车型在2019年全年销量表现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在说全新奥迪A6L的总销量已经大不如前,新款销量下滑得很严重,新车开始卖得不好等等。

笔者认为,这些言论未免有些过于偏激了,汽车市场本来就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战场,各个主机厂都会花尽心思抢占市场,正是因为这种公平竞争,让厂家提升自家产品力去提升销量,这是一个良性循环。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喜好变化,还有后来追上的品牌蚕食市场份额等因素都是不可避免的。就比如在广州,粤菜一直是很受欢迎的菜系,现在川菜、湘菜的崛起,你不能说粤菜不好,也不能说广州人不爱粤菜了。从全新奥迪A6L的总销量能一直保持在前三的位置,可以看出它的产品力肯定是不差的,所以笔者认为要理性看待车型的销量。

其实奥迪在产品研发上一直都耗费很大的财力和物力去研发,包括车辆的科技配置、动力操控等方面,一直争取做到业内领先水准。近年来,奥迪的产品设计逐步开始迎合国内市场年轻化的趋势,新款的车型一改过去的风格、形象;就拿全新奥迪A6L来说,它的外观让你一眼看上去,和老款对比仿佛是一个中年人变得年轻帅气了。车身细长的线条,通过不同的线条营造出优雅动感的车身,工艺之复杂彰显出奥迪品牌的高造工工艺。前脸传承了家族式设计,最新扁平的六边形进气格栅,LED大灯组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好看,而且照明更加光亮;雾灯位置变得更加大,就像超跑那种运动学设计,让整个前脸看起来更加有运动感。尾灯的灯组结构与前大灯组相互呼应,两尾灯之间用一条镀烙条贯穿起来,营造出贯穿式的效果。

内饰相较老款的奥迪A6L简直是脱胎换骨,整体设计和“大哥”A8L相近,采用最新的三屏设计,科技感扑面而来;12.3英寸的液晶仪表盘,清晰度高、功能丰富;8.6英寸和10.1英寸中控显示屏分别镶嵌在钢琴烤漆的中控中央和下方,集车辆功能,娱乐,设置和空调调节等功能于一体,除了高分辨率、方便易用外,还带有触控反馈,真实的模拟物理按键,细节之处体现出品牌的用心。

稍显不足的就是屏幕确实容易沾有指纹需要勤清理。此外,奥迪A6L的大灯组开关,阅读灯都是触摸控制,科技感营造非常棒;门板和中控扶手周边都是用皮质包裹,质感细腻,缝线工艺精细,无一不彰显出豪华品牌该有的样子。

全新奥迪A6L还加入了多种颜色可调的氛围灯设计,连主副驾驶座椅后背都有灯带,进一步加强豪华感。笔者认为有点不大满意的就是天窗部分,全新奥迪A6L采用分段天窗设计,后排的天窗小且不能打开,前部分能打开的天窗开口只有一半;如果采用全景天窗,开口也能开大一点,应该会带来更好的开扬感。但总体来说,全新奥迪A6L的内饰,无论是从设计、做工、笔者认为是不错的,至少是这个级别应该有的,或者是同级产品没有的,它也都能给到你。

诞生于MLB?EVO平台的全新奥迪A6L空间表现不错,后排可以轻松翘个二郎腿;后排出风口也是液晶显示并支持触摸调控。尾箱空间足够大,无论商务或是家用都能完全满足;就是后排座椅的舒适度感觉稍稍差了一点,它的座椅靠背角度和腿的承托度没什么问题,就是填充物有点偏硬,而且腰的支撑度也不算很舒适。笔者认为奥迪可以在以后改款相对花点心思在这方面,毕竟有那么大后排腿部空间,不来个“葛优躺”着实有些浪费。

动力方面,全新奥迪A6L有2.0T和3.0T两个动力总成可供消费者选择,其中3.0T顶配版本车型,最大马力340匹马力,最大扭矩500牛米,动力表现相当迅猛,此外还搭载了48V轻混系统,增强了燃油经济性。与之匹配的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动力衔接比老款来说更加平顺了。

全新奥迪A6L还全系标配了可变转向比,这个配置非常实用,让操控变得随心所欲;底盘悬挂方面,全新奥迪A6L调校得比较偏中性,即那种过减速带会有明显跳动,但不至于觉得很硬。细小过滤很干脆,给你有高级感,但又不是C级车应有那种舒适感。笔者猜测工程师的意图可能是,既然外观都一改以往风格偏年轻运动了,底盘悬挂总得跟上,不能像以前那样太偏舒适性,于是才做得这种中性设定。总体来说,全新奥迪A6L给笔者的驾驶感受就像一个有活力的年轻人一样,能动能静、表现大体。

最后,笔者以车论车,全新奥迪A6L的科技配置丰富,实用性不错;内饰的豪华感营造到位;动力操控表现不能说同级别之最,但也是优秀水平;至于外观就各花入各眼了。接下来的日子里,全新奥迪A6L的销量能否继续取得好成绩,那就要看厂家的诚意了;毕竟疫情当前,各行各业受到的影响也非常大,这段时间如果厂家拿出优惠政策,凭借良好的口碑和出色的产品力,相信全新奥迪A6L依然会是同级对手绕不开的那道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BBA最具代表性车系文化之奥迪A6

看到这个标题,也许有人会想,一台满大街跑的?奥迪A6有什么好说的,毫无个性的一台车,简直可以用平淡如水来形容。不过我今天想要说的不是今天满大街跑的A6L,而是真正的A6。

这张图一出来,是不是整个人都好像回到了15年前,甚至是20年前。没错,我今天想说就是这台当年第一代的国产奥迪A6,底盘代号C5。在当年的中国大街上跑的德系车,还是捷达和桑塔纳这样方头方脑的车。当时国人对于德系车的印象也是方方正正。然而这台奥迪A6一进入中国,立马打破了人们的印象。原来德系车也可以这么圆润。

从侧面来看,这台车今天看起来实在是有些小,哪里像是一台C级车的样子?在车身尺寸上,C5代奥迪A6为4886/1810/1475mm,轴距为2850mm,也就是今天一台B级车的尺寸,甚至从窗线的位置上还能看出几分同时期帕萨特的影子。不只是车身尺寸小,车轮尺寸也只有区区16寸,胎宽仅仅只有205mm,这在今天放到一台C级车上是不可想象的。

我一直认为,车尾的设计是这一代奥迪A6最为经典的部分。极尽圆润的尾部造型,在今天看起来似乎还别有风味。虽然当年的车在性能上和今天的车是没法比的,但这台奥迪A6还是使用了在当年比较夸张的双出排气。

来到车内,哪里能和“豪华”沾上边?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似乎还比不上一台高尔夫的内饰来得“豪华”。不过在当年,奥迪A6似乎还尚未奠定“官车”的基础,“官车”的故事还得从第一代加长的A6L聊起。不得不说,当年的奥迪和大众实在是太像了,今天看起来反倒差别比较大了。

在动力方面,这一代的A6还是有着比较多的选择的。印象里当时的A6有1.8T、2.4L还有2.8L几个不同排量。在传动系统上,也有着5速手动、5AT和CVT不同的变速箱。一台C级车,竟然在低配车型上还用着手动变速箱,简直不可思议。不过也许是大众集团太过于了解中国人,没多久就取消了低配的手动版本。似乎也正是因为如此,A6才渐渐走上“官车”的地位。

相比同年代的宝马5系和奔驰E级来说,奥迪A6似乎离我们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更近一点,尽管同样都是德系血统,但对于我们来说,这台圆头圆脑的家伙就像是一台中国车一样。在今天的中国大街上,已经很难见到这一代的奥迪A6,二手车价格也已经来到了1万左右。不过,若不是金钱能养得起情怀的人,还是不要碰为好。但同时我们也还是比较庆幸,奥迪A6的血脉一直延续下去,未来也许能够见到一台纯电的A6悄无声息地跑在路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奥迪是怎么走红的 新中国官车史回顾

从C1到C8的8代历程,从1968年到2020年,从奥迪100到奥迪A6再到奥迪A6L,奥迪A6的每一代车都有着很好的市场表现。在中国市场,奥迪A6有着深入人心的官车形象,扎实的汽车制造工艺再加上不断的创新,奥迪A6将是汽车市场上的常青藤,而奥迪A6L则是中国汽车市场上有味道的常青藤。

奥迪A6是第一款进入中国市场的奥迪车型,前身1988年引入国内的代号C3的第三代奥迪100。而A6L是一汽大众奥迪公司在德国新A6的基础上开发出的车系,是A6的换代产品,并于2005年正式在中国面世。

奥迪100?(C1)1968-1976

1968年,第一代奥迪100正式亮相,它的设计时尚且优雅,车头的镀铬框架与倒梯形头灯让它显得超越级别的宽,车身玻璃/金属的比例前所未有的高,不但凸显了作为一款高级轿车修长的身段,而且在座舱里产生了一种神奇的看见与被看见的透明感。奥迪100(C1))使用前置前驱的1.8升4缸发动机,是奥迪旗下车型第一款使用水冷前置发动机的车型系列,拥有比竞争对手更舒适、更敏捷的操控性能。另外,奥迪100有多种车型,包括两门Coupe版、两门/四门轿车版。

C1内饰精致,水平仪表盘和贯穿的木纹装饰显得宽大轻盈,彰显了当时豪华车辆的气质。

奥迪100(C2)1976-1982

重新设计的Audi?100(C2)于1976年推出,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功率达74kW的直列5缸汽油发动机,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汽油喷射系统和废气涡轮增压器,创造了一个“6缸动力,4缸油耗”的神话。C3攻克了5缸发动机震动问题,使其像8缸轿车一样的平顺,并成为了奥迪有史以来第一款销量达到100万辆的车型。

奥迪100(C3)1982-1991

第三代奥迪100是奥迪在国内车生产的第一款车型,1988年奥迪公司授予中国一汽生产许可证,中国一汽开始生产奥迪100,从此称霸国内公务车市场,成就一代官车。C3外观设计源自于1977年设计的一辆概念车模型,这辆概念车由Martin?Smith领衔设计,并将空气阻力系数降到了0.29。而C3的量产车型在这一系列的开发理念创导下,整车风阻系数仅为0.30,创世界量产轿车最低。另外,第三代奥迪100还采用了奥迪最具代表性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操控性能在同级车辆中非常突出。

奥迪C3的内饰设计也成为了一代经典,后一汽原版复刻在新明仕上。

奥迪100(C4)1991-1997

1991年,奥迪100升级到C4平台,C4以奥迪100命名四年后于1995正式更名为奥迪A6,这一代车型设计更精致更美观,风阻系数进一步降低至0.29。C4的主要变化是推出了2.8升V6发动机,后来加入了一个2.6升的排量,结构与2.8升相同,同时推出了S6车型,作为顶级运动版车型,第一代S6搭载了4.2L?V8发动机,最大功率286马力,并配备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

奥迪A6(C5)1997-2004

1997年,奥迪在日内瓦车展上推出了全新的C5代A6,这也是被更多中国车迷广泛认知的一代。这款车相比前四代车型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外观方面大量的曲线代替了平直的线条,第二代A6外观圆润且优雅,并拥有更优秀的空气动力学,使得风阻系数达到更低的0.28,让操控以及燃油经济性得到提升。

C5的内饰设计也选择了一条极简主义的设计主题,所有功能和材质的触感,成了体现内饰价值的重要方式,皮纹、木饰、铝合金,设计师们信仰真诚的设计,让这些材质保持着他们自然应有的触感。

1999年,一汽-大众将C5代奥迪A6国产,这是当时国产车中最豪华的轿车。为了满足中国国情,国产版本的A6总长比国际版加长了90mm,总高也增加了22mm。奥迪A6L正式进入国人视线,也成为往后所有转为国人需求开发的加长成型的“标准制定者”。

奥迪A6(C6)2004-2011

2005年,同样在日内瓦车展,奥迪推出了C6代A6。奥迪家族式“大嘴”进气格栅、氙气前照灯还有更加刚劲的车尾设计都使得C6代的外形更加具有侵略性,前后灯组设计被奥迪称为“龙卷风”。外观整体风格依旧庄重典雅、大方稳重,操控和动力则采用了奥迪顶级豪华车A8的MMI多媒体系统以及FSI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

六代奥迪A6内饰包裹感更强,中控台轻轻向驾驶员一侧扭转,中央通道高高耸起让人车的交互更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操控功能按键集中在档杆后面,让操作变得简约。

2009年推出改款车型,沿袭自新一代A4和A5的LED日间行车灯组被安装到改款版本中,并增了一款3.0L?V6机械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215kW,0-100km/h加速时间缩短至5.9s。

奥迪A6(C7)2011-2019

第四代奥迪A6(C7)外观上传承了奥迪A8的设计风格,使其档次感瞬间爆棚,不仅瞬间年轻化,浓郁档次感与科技感便也扑面而来。也是从这一代A6开始,奥迪逐渐走上了引领车灯设计的道路,勇夺“灯厂”的美称。

(C7)的内饰设计与上一代相比,则经历了一次彻底的革新。缓缓升起的中央屏幕让当时的消费者欣喜如狂,把仪式感的设计和营造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成了这一代奥迪内饰设计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奥迪A6(C8)2019至今

C8代奥迪A6L于2019年1月发布,其展现出奥迪在科技领域的全新造诣,主打年轻化、科技化以适应消费者更加年轻化的需求。动力方面,40TFSI车型搭载2.0T低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190马力,峰值扭矩320牛·米;45TFSI车型搭载2.0T高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224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55TFSI车型搭载3.0T?V6发动机+48V微混系统,最大功率340马力,峰值扭矩500牛·米,传动系统均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

车内的设计和风格都是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褪去了浓重的商务风,全系标配的三块大屏幕让这代A6时尚和科技感十足。

当下,从奥迪100到后来的奥迪A6,再到后来的奥迪A6L在全球销量接近千万辆,在行政级轿车市场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近 二十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很快,而官车一直是一道奇异的风景线。可能是因为中国文化中一直有“升官发财”这个概念吧,在很多人眼里,被当官的看上的东西一定 是好东西,“ 官车”也是如此,一个汽车品牌被选为政府用车后地位马上就不一样了,只要它本身不是太差,自己想不高大上都不行(除非是自己太不争气了)。话归正题,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里官车的发展变迁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1950年——1972年 东欧轿车为主的时代

1949 年新中国成立时,当时轿车还只是少部分富人和政府才用得起的交通工具,政府以及企业使用的轿车都是解放前进口的美国轿车,“别克”、“凯迪拉克”……这些 美国轿车在中国有非常好的口碑。很快,由于朝鲜战争的影响,从西方国家进口轿车这条路被基本堵死了,那时中国也没有汽车工业,自己造不出来,但是政府企业 办公有需求,这样,中国只剩下从东欧社会主义兄弟国家进口轿车一条渠道了。

解放初期 从前苏联进口的轿车主要有GAZ12"吉姆"、GAZ M20"胜利"和少量的ZIS110,这些车的外观虽然很“美国”,但是品质可比不上20世纪40年代末进口的那批美国车。 从1958年开始,中国自己的轿车工业起步,陆续孕育出了大红旗轿车和上海SH760轿车,但是由于国产轿车产量少,它们更多还只能做为进口轿车的补充。 同时,解放前进口的那些美国轿车由于老化和缺少备件逐步报废,美国车退出了中国的“官车”舞台。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私人轿车在中国基本消失,中国开始了 “轿车”=“官车”的一个时代。

从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70年代前期,中国又从东欧和前苏联进口了不少GAZ M21"伏尔加"和波兰生产的FSO“华沙”轿车。无论是国产轿车还是从东欧进口的轿车,技术水平都是欧美五十年代的水平。这些车的配置为全手动,什么中 控锁、电动窗、空调之类的设备都没有,国产的大红旗轿车技术的起点最高,它采用了自动变速箱(美国货的仿制品)。另外,在当时中国来说,对于普通人来说买 一辆100多块钱的“凤凰”牌自行车都要攒好几个月工资,一生能坐上一回轿车就不错了,想不出还需要加什么其它的豪华配置。虽然车身钢板很厚,由于制造工 艺不佳,因此在行驶过程中底盘相连部件碰撞和变形就会发出有节奏的吱呀声,成为行驶中一曲别致的协奏曲。

从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中国平均每年进口轿车也就是1000辆的水平上,20世纪60年代一汽和上海开始批量生产红旗轿车和上海SH760轿 车,但是产量不多,这样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时,我国的轿车保有量一直是几万辆的水平上,除了国家单位的公务车以及少量的城市出租车外,只有级别高 的领导才能配备轿车,县级领导只能配BJ212越野车。所以,无论当时的中国轿车和东欧轿车再怎么不行,在中国,轿车就代表着非凡的地位(这时候轿车还和财富挂不上钩,那时中国没有富人)。

1972年中国和西方以及日本国家关系正常化,这让中国进口轿车的渠道立刻由单一发展到多元化了。这个结果是丰田轿车和日产轿车第一次大批量进口中国,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批量进口西方国家生产的先进轿车。

中 国进口的第四代丰田皇冠、克罗娜以及日产达特桑公爵自然都成为了政府行政用车,它们让当时的国人眼前一亮,和当时国内的前苏联和波兰轿车相比它们浑身都是 优点,流线的外形很有科技感,做工精致且技术先进,空调、中控锁、电动车窗都是东欧轿车所没有的,它们之间的对比有如一台现代化的日本台式组合音响对一台 古董式手摇电唱机。另外,这也让中国人看到了中国和世界的差距,我们落后的太多了。不过由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国家很贫穷,外汇储备很少,再加上国家 各个方面非常死板僵化,因此,对于需要花外汇购买的日本轿车进口还是受到很大限制。

20 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改革开放焕发了中国经济的活力,政府公务以及企业商务活动的增加使轿车的需求量大增,但是,在开阔了眼界的中国人眼里东欧轿车不能 满足档次和品质上的需求了,因此,从1979年开始,新一轮从日本进口轿车的高潮开始了。国人开始仍然沉浸在什么时候中国能造出和第四代皇冠车同品质的轿 车的无限希望中时,丰田皇冠已经换了三代了,第七代丰田皇冠和第六代达特桑公爵高级轿车首先出现在中国公务轿车的队伍中。

在 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汽车进口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仅1985年中国进口的第七代丰田皇冠轿车数量就达到17250辆,进口轿车不光占领了公务车市 场,连北京的出租车主力都是进口轿车。中国官车的构成发生了大的变化,大部分大红旗CA770开始退出了公车行列,它们被一汽SKD部分散件组装的奔驰 250E长轴距高级轿车取代。不少使用多年的上海SH760轿车、伏尔加M21和华沙轿车被日产公爵和丰田皇冠所替代。

在 整个20世纪80年代,政府企业公务轿车中数量最多的就是丰田皇冠和日产公爵轿车,在大部分国人眼里这两款轿车也是最高级的轿车。虽然今天奥迪A6轿车的 前身奥迪100轿车也开始进入中国,不过那时候如果有人认为奥迪比丰田高级是要被笑话的,当时的事实也确实如此,在1988年前,奥迪最高级的车发动机只 有5个缸,配置和制造工艺水平也比同时代的皇冠和公爵轿车差不少。

从东欧易货贸易进口轿车依然在继续中,车型也变成了新一代产品,但是品质上和日本的产品没法比,但是毕竟价格便宜。这时候进口的轿车有前苏联的拉达2105、伏尔加M24和波兰产的FSO125P。上海SH760A轿车依然在生产,不过它显然已经没有了之前的风光。

中国的公务轿车进入了一个日本轿车为主,少量奔驰轿车为辅,国产上海SH760轿车和东欧轿车打下手的阶段。就是国宾车队也是如此,每当有国外政要来访,国宾车队中头几辆大红旗CA770轿车后面是一串奔驰250E加长版和丰田皇冠。而“一个汽车工程师在天安门上数100辆轿车,只有3辆是国产车的”的故事也发生在这个时期。

1990年——现在 进入大众奥迪时代

20 世纪80年代中国对于轿车的需求大增,但是国产上海牌轿车不仅产量严重不足,品质也不能满足要求。如果解决这个问题?短期可以通过进口来解决需求,而眼光 放远来看必须要自己生产更多轿车。而当时落后发达国家三十年的工业基础决定中国没有能力设计制造出世界一流的轿车,而合资国产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在 1984年和1987年,上汽和广汽分别和德国大众和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合资生产出了大众桑塔纳和标致505轿车。由于外汇极度紧张(1987年中国的外汇 储备才20亿美元,不及现在一个零头),1987年,中国官方大规模从日本进口中高级轿车的贸易终止了。市场中可以选择的轿车品种突然变得很少,易货贸易 来的东欧车虽然便宜,但是质量太差,要想买辆好一些的轿车,国产的上海大众桑塔纳和广州标致505轿车成了唯一的选择。

但 是上海大众桑塔纳和广州标致505都是中档轿车,做政府高级公务车稍显档次不够。20世纪80年代一汽开始和国外谈合资生产商务轿车,开始和克莱斯勒公司 谈,都已经签订发动机引进生产合同后克莱斯勒公司耍大牌要高价,一汽终止了和克莱斯勒的谈判。这时候大众旗下的奥迪由于刹车门事件在美国被搞得焦头烂额, 北美市场份额大幅度下滑,急需开发新市场摆脱困境。虽然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且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投资国家,但是能让奥迪度过难关的任何机会大众公司都不 会放弃,他们闻风而动和一汽谈起了合资并一蹴而成,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改写中国官车的时代开始了。

从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公务轿车消费进入到了一个品质和档次还不如20世纪80年代水平的时代,但是国内的用户们只能接受这种现实。在政府公务车采 购名单中,国产奥迪也进入了名录(因为当时奥迪不是豪华品牌,选奥迪不会和腐败挂上钩)。公务车消费中高档以国产第三代奥迪100(今天奥迪A6L的前 身)为主、中档轿车以上海大众桑塔纳和标致505为主。这些欧系轿车本身就和国外有一代的差距,在品质技术含量上落后于80年代前期进口的那批日系轿车, 上海大众的桑塔纳和后来一汽大众生产的捷达外观都被认为不够派。

虽然日系车不能大 批进口了,但是它们给国人的印象太好了。 真正改变国人对于高级商务车概念的是1999年开始国产的第五代奥迪A6(C5),这款奠定现代奥迪设计风格的轿车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点,加长的轴距 复合中国人的消费取向,制造工艺和细节设计远远超越了它的前辈,这是也是继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日系豪华轿车之后,中国的官车在档次和豪华程度上 再一次和国外接轨。它一上市就开始热销,北京亚运村市场的车贩子们不会忘记那个疯狂加价卖车的红火时代,高档公务车奥迪的时代从这时候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