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知识 正文

为什么有广汽丰田_丰田为什么把核心的混动技术给了广汽而不是一汽?

2023-10-20 17:12:42 103 0条评论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为什么有广汽丰田_丰田为什么把核心的混动技术给了广汽而不是一汽?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有广汽丰田_丰田为什么把核心的混动技术给了广汽而不是一汽?

文章目录列表:

1.落地之争,为什么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占据优势?
2.丰田为什么把核心的混动技术给了广汽而不是一汽?

落地之争,为什么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占据优势?

此次北京车展,不约而同的,丰田和本田汽车都提出了“电动化”这个概念,本田带来了首款电动概念车Honda?SUV?e:?concept,丰田提出了氢能的社会发展。

而关于这两个品牌,不管引入什么车型都会引发新一轮争论,新车型到底落地南北哪家合资车企?这一次,也不例外。

虽然只是一款概念车,但本田在电动化的布局上已经跃跃欲试,近两年的混动技术日益成熟并在市场上占得了牢固的地位,使其与丰田的差距越来越小,而在中国市场,本田汽车显然是有野心的。丰田,既是前辈,也是对手,丰田在中国市场已有EV产品,而本田此前大多依靠的是来自中国合作伙伴的技术和资源,市场高地并没有丰田来得迅猛和稳固。

那么,如何占得市场高地?选择与哪家伙伴率先合作则成为了关键的第一步。其实近些年,两个品牌车型的前后导入顺序并没有以往那么分明,第一是因为“一碗水端平”原则,第二则需要两家通力协作“共同抗敌”,但新车上市发布永远不会没有先后顺序,谁前谁后依然需要品牌去衡量。

分析梳理本田近年来的发展,蜀锦猜测电动化方面的技术乃至新车导入依然还是广汽本田为先。首先,广汽本田依托整个广汽集团,而电动化是广汽集团近两年作为重要的品牌战略,双管齐下的市场反馈自不必说,而集团资源的共享更会使得广汽本田的营销策略如虎添翼;其次,广汽本田位于中国南方,消费者的消费思维更为前端,此前VE-1已经为广汽本田小试牛刀。而在此次北京车展上,广汽本田带来了VE-1+以及VE-1?S+运动款,并想借此打开纯电销售市场的新思路,不仅是产品未来化,WOW?STATION?平台的升级使得销售及用车场景也极具未来风格。

丰田从HEV到氢燃料车型的导入,从来都不只是说说,此次车展,其最重要的信息就是促进中国氢能发展的相关措施以及将会出现在冬奥会的氢燃料出行。丰田章男以视频的形式向中国的伙伴们传递了一个信息——丰田将不只是为市场推进电动化,而是要用电动化让这个社会变得更便捷。

每一次,丰田章男的用词都十分真诚和极具前瞻性,与北京冬奥会的合作虽然在申奥成功时就已经定下,但对于丰田来说,这也是一个从研发到实际使用的过程,与合作伙伴一起,因此,此次北京车展成为了一汽丰田展示全面电动化的场所。而对于一汽丰田来说,与政府长期友好的合作以及长春的主场优势,对于丰田氢燃料技术的导入和逐步应用,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而从历史层面来说,一汽丰田的车型导入从来都是丰田旗下最为经典的序列,丰田对于氢燃料的重视不亚于对某一款燃油车型的导入。因此,蜀锦猜测,氢燃料车型也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一汽丰田,或者说,在氢能社会合作方面,一汽丰田或将走在前面。

当然,此次北京车展两个品牌的主题也突出反应了其不同的发展方向,本田在纯电之上将大力发展智能?AI以及全方位先进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其“Honda?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和“Honda?SENSING”安全超感都将全面升级;而丰田的氢燃料家族又进一步扩大,两年时间,氢燃料到底将呈现未来汽车世界我们都很好奇。

但相同点也是有的,疫情期间,广汽本田和一汽丰田都在营销手段上进行了优化和创新,比如广汽本田第四代飞度的线上发布会和其混动联盟的团队式营销,又如一汽丰田在销售手段上使用VR技术等。一句话,两家企业都能在艰难时期适时调整战略,与经销商、消费者沟通通畅,自然而然其后期的恢复速度也堪称完美。两家老牌车企,依靠保持着良好的竞争态势和与时俱进的战略更新,不仅在竞争中站稳了脚跟,更成为了品牌的排头兵。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丰田为什么把核心的混动技术给了广汽而不是一汽?

早就听闻,各大自媒体上经常会出现有说上汽大众比一汽大众品控好,一汽马自达比长安马自达品控好,亦或是广汽本田比对方本田品控好等等一系列不知从何而起的言论。对于这些结论,其实并没有那个人真真正正的拿出了证据或者工程数据来说明彼此质量的优劣。而这些说法更多的是来源于汽车销售,假如你去一汽大众的4S店看看,你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关于上汽大众质量差的营销术语。

在解答这些问题前,我们不妨先探讨一下,什么是品控。

何为品控?

品控?二字拆开来看就是品质的控制,代表了一个汽车企业对于生产出来的汽车品质稳定程度的把控。正常来说,一个优秀的品控,应该是把车辆的故障率控制在自己设定的目标之内,而不是说没有任何故障,汽车是一个复杂的工业品,是不可能没有故障的。比如说,新车一年的故障率目标是每百辆车10个故障,假如实际车辆的百车故障数超过了10个,那就证明这个车的品控做的不咋地。

首先影响品控的肯定是?设计?,设计就像是先天条件一样,假如设计不良,那就是先天?残疾?,这就像是大众车烧机油,本田车机油,丰田机油乳化一样,都是先天毛病,都是批量出问题。对于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而言,设计的话语权掌握在丰田手里,所以这部分两个厂家基本没有区别。这里的设计包括零部件的设计,以及产线工艺设计。

甭管广汽丰田还是一汽丰田,抑或雷克萨斯都会出现机油乳化,这是设计通病。

其次影响品控的还有零部件质量,而零部件的采购中方厂家很有话语权,因为这些丰田车国产之后,基本都是要做降本措施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减配,这里并不是针对丰田,是每一个合资厂家都在干的事。好的减配能让车辆整体质量保证的同时,降低成本,但是有的减配如果过于伤心病狂,那必然导致整车品控的下降。比如,一个倒车雷达,原本是进口国际大厂件,后来为了降本换成国产件,虽然功能没变,但质量却打了折扣。更有甚者,降低车身钢板牌号,导致整车强度下降。又或者,某些领导贪污腐败,以次充好,采购二流供应商的零部件。

广汽丰田和一汽丰田差别在哪里?

广丰和一丰都承接了很多丰田车型的国产,我们就拿一汽丰田卡罗拉和广汽丰田的雷凌,更换同一个零部件,一汽丰田卡罗拉要比广汽丰田雷凌贵很多。为什么?原因是卡罗拉是全球车型,采购零件也遵从全球标准,所以价格更贵,而广丰雷凌作为中国特供车(早已不是当年独立的雷凌),中方广汽集团拥有更多自主权,所以它可以在将此零件彻底国产化,进而拉低成本。

所以,买车尽量买国际车型,像一丰的卡罗拉,RAV4,广丰的汉兰达,凯美瑞都是不错的。

丰田为什么把核心的混动技术给了广汽而不是一汽?

不久前,丰田汽车决定向广汽集团提供混动系统技术。其实丰田之前也曾经向铃木等企业提供过混动系统技术,但这一次是丰田首次向日本之外的企业授权该套技术。这就意味着,未来搭载1.8L阿特金森发动机,配备带行星齿轮的E-CVT变速箱的广汽传祺轿车或SUV,将在不久后面世。

考虑到搭载同样混动系统的丰田卡罗拉/雷凌双擎在中国的官方指导价不到14万元人民币,算是市面上最便宜的HEV车型,那么未来广汽传祺的混动新车上市之后,HEV车型的价格还将进一步拉低。

感觉丰田是在用自己的肉养了一头狼,而这头狼回过头极有可能会吃掉丰田的HEV市场份额——根据丰田官方9月份的数据,这部分市场在华的累计销量已经突破100万辆了;而丰田在2025年的新车销量规划中,HEV和PHEV车型全球销量将超过450万辆,其中HEV在其中占据不小份额,且中国市场在HEV车型的全球规划当中相当重要。

既然如此,丰田为什么愿意将核心的混动技术授权给广汽?

丰田选择广汽的理由

有人说原因是丰田混动技术的专利已经过了20年的保护期,既然已经保护不了,不如拿出来做人情。

其实不单单是混动技术,就连丰田压箱底的氢燃料电池技术,未来也会授权给广汽——这一点早在2019年9月丰田和广汽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时候,就已经落在白纸黑字上了。

丰田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可没有过专利保护期。说到底,丰田此举绝不是简单的“做人情”,关键是丰田还要看能从对方手里得到什么。

丰田最有可能从广汽手里获得的就是纯电动车技术的授权或转让。在电动技术上的合作,双方之前就有过交集——广汽新能源自主开发的埃安S,整套技术被导入合资公司广汽丰田之后,造出来的电动车以广汽丰田iA5的名称上市,而且挂的还是广汽标。

按照传统思维定势,广汽丰田造的车,就应该是丰田标,之前的凯美瑞、汉兰达、威兰达莫不是如此。实际上这些车型的技术都来自于丰田,属于正儿八经的丰田车,挂丰田标理所应当。广汽丰田的合资方除了丰田之外,还有广汽——既然丰田车导入广汽丰田之后造出来的车可以挂丰田标,那么广汽电动车导入同一家合资公司之后所造出来的车挂广汽标,也绝对是“路线正确”。

从这一点来看,丰田在广汽面前并没有摆架子,两家公司的合作是平等互利的。平等的根本,就在于广汽自己真的有料,其自主研发的电动车技术可以入丰田的法眼,丰田是真心看得起广汽。

有人问了,丰田是最早实施电气化战略的车企之一,还需要仰仗广汽的电动车技术?其实从一开始,丰田就将FCV(氢燃料电池车)视为终极的新能源技术模式,而纯电驱动则被丰田定义为支持HEV、PHEV以及FCV的基础技术。在电动车商业应用技术领域,长期以来丰田并没有深度开发,从而形成一种奇怪的“有技术无产品”的怪现象。